5. 催芽
目前还有不少农民朋友喜欢将种子装在编织袋中催芽,甚至因为温度上不来,将种子放在太阳下暴晒,往往造成烧芽。最好最简易的方法是用双层、无病、湿润麻袋催芽,在地面垫一层无病稻草,将一条麻袋铺好,把种子均匀地铺在上面,再将另一条麻袋盖在上面,中途只少许注意是否添加水分即可。也可装入麻袋或比较通气的编织袋,四周可用稻草封好保温。谷种升温后,控制温度在35~38℃,温度过高要翻堆,过低则要采取措施提高种堆温度。经20小时左右,谷种即可露白破胸。5月中下旬气温正常,则采用日浸夜露方法,无需加保温材料,均可正常发芽。
注意事项:
1、 催芽时每天要翻动1-2次,使种子上下内外温度均匀一致,达到发芽整齐。
2、催芽时一定要注意温度变化,防治高温烧种,超过40℃种子失去发芽能力。
3、当种子85%破胸,使温度降至25℃,芽、根长控制在2毫米以内,摊开晾种。
4、破胸后,适当补水,注意通气增氧,即可催出茁壮的好芽。
5、根据各自的生产计划,适时分批催芽、播种,把秧龄控制在3.5叶龄,防止前期插小苗,后期插大苗。
6、催芽时产生了酒糟味该如何处理?
催芽时出现酒糟气味多半发生在种芽破胸高峰期(特别是种子有穗萌或米粒较多的情况下,换水太少或清洗的不干净更易出现酒糟味)。因为这时种子呼吸作用旺盛,需要大量氧气,如不及时翻堆散热通气,种堆当中极易产生高温(40度或更高)。高温缺氧,种子就会进行无氧呼吸,引起酒精积累中毒,随之产生酒糟的气味,种芽也常常受到温度灼伤。被高温灼伤的种子,酶的活性被破坏,发芽慢而不齐,甚至成为哑种。已发出的种芽出现畸形,根尖和芽尖变黄甚至枯死。严重时种子黏手,伴有浓重的酸味。
为防止烧芽或产生酒糟气味,在催芽过程中必须经常检查。种芽破胸后发现温度超过30度,应及时翻堆散温。如有轻微酒糟气味,应及时散堆摊晾,降低种温,并用清水洗净,待多余水分控净在重新上堆升温催芽,这样可以挽救大部分种子。或用清水洗净后不再催芽,直接用细沙拌匀后播种而减少损失。